手上端着食桶,嘴里叼着哨子,他身后是排队跟随的5只鹈鹕……这张名为《追随》的照片,在第12届美丽深圳摄影大赛获得“优秀作品奖”。记者近日专访了拍摄者鲁兰豹以及深圳野生动物园的保育员,听他们讲述照片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
鲁兰豹是南山区摄影家协会的理事。他告诉记者,作为一名摄影爱好者,他非常关注新冠肺炎疫情给世界带来的变化,并希望在这种变化中寻找到温暖。2020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南山区委宣传部、南山区总工会和南山区文联联合组织了“致敬奋斗者”的拍摄活动,鲁兰豹和南山区摄影家协会其他7位摄影师在2020年5月的一天来到深圳野生动物园。他说,“那时候整个经济和生活还没有恢复正常,我们想知道人类的朋友——动物们是一个什么样的生活状态呢?”
鲁兰豹说,“没有游客,动物也感到寂寞,动物园的工作人员就陪护它们更多,与它们走得更近了。保育员是动物们的好朋友,我第一次展出这组作品时就取名《朋友》。”
在野生动物园的拍摄持续了一天。动物园当时还限流开放,没有平常的户外动物行为展示活动,动物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室内,大多数时间摄影师都只能在离动物比较远的地方等待拍摄机会,鲁兰豹说,“动物在洗澡、进食等活动时间,我们才有机会抓拍。”
鲁兰豹后来选取的其中一张作品《追随》获了奖。照片拍摄保育员领着一群鹈鹕,一边喂养,一边带着它们散步,帮助鹈鹕保持一定运动量,画面非常和谐,也蕴含着人文关怀。
动物园保育员张红振在接受深圳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动物园的动物跟保育员非常熟悉,关系很亲近。动物园关闭以后,动物们不再有过去的生活规律,跟人接触少,保育员就会每天去陪护,比过去要花更多的时间。他说,“每次我打扫完卫生之后,都会观察,注意动物们的身心健康,多花时间陪着动物玩。在闭园的那些日子里,我们比平常工作的时间长得多,主要就是留下来陪伴它们。” (记者 蒋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