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的勤学苦练,只为高考能一举夺魁。
可就算你高考考了很高的分数,也不一定能上得了大学,更别说上好大学了!
没有学校可报,或许成了艺术生最大的难题。
艺术生或将“无学可上”?56所院校撤73个艺术专业,入学将成难题
在每年严峻的高考竞争中,总有那么一些学生“特立独行”,他们似乎对自己的成绩并不那么在意,那就是艺术生。
每年艺术生在高考大军里,也占着不小的比例,而今,56所高校撤销了73个艺术专业,也就是说,可供艺术生报考的专业少了,名额少了,艺术生的竞争也就更激烈了。
艺术生录取分数线低,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学艺术学生就是为了逃避文化课的压力,想“走捷径”上大学。
其实大家对艺术生有这样的“偏见”,也是情有可原,艺术专业的学费一般都比较高,而有的学校为了收费,开设了很多艺术类的专业,进行招生。
为了多收学生,这些学校往往在招收标准上,也有“注水”之嫌,很多艺术生其实并不合格。
“钻”了高考规则的空子,甚至是浑水摸鱼的上了一个好大学,这样的人越来越多,也使得艺术生的质量快速下降。
教育部显然也发现了这种问题,为提高艺术生的质量,添加设立了艺考的新规定,对于一些学校缺乏教学能力的艺术专业,和招录困难的艺术专业,进行了撤销。
从数据来看,被撤销的73个艺术专业,大部分是服装设计类的。
除了撤销专业,对于艺术生的招录标准,也进行了规定。
在之前,艺术生的招录标准并不统一,专业课考试基本上都是校考,各学校水平不一样,招录标准也五花八门,很容易产生招录“黑幕”,让有心人钻了空子。
新规定中的招录标准也很大的变动,不仅要建立“省考”制度,一些偏理论性的艺术专业,不再参加艺术考试,也就规避了在校考中“做手脚”的可能。
对评分的标准,也要严加审核,为避免不公平判卷,不进加强了对评卷老师的监管,还建立了相应的数据库,让成绩有底可查。
在文化课的分数,也明确了新的要求,规定文化课必须要达到省内最低艺术分数线,并且录取成绩,文化课参考不得少于50%。
以上的种种新规定,严格了艺术生的选拔标准,其实主要是为了打击那些“注水”的艺术生,不让某些艺术生“钻空子”,营造更公平的高考环境。
其实并不是所有的艺术生,都是为了选高考的空子,有的学生从小就学习艺术,专业度也是很高的,为了追求更好的教育,走上了艺考这条路。
以舞蹈来讲,从几岁开始就要找老师学习,练习基本功,学习过程要比文化课苦多了,是对艺术的兴趣和热爱,支撑他们坚持下去的。
又因为很多钻空子的“注水”艺术生,导致这些本身是勤勤恳恳练习专业的学生们也被误解。
艺考可以说是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比起之前的标准,现在会严格很多,且还会成为一种趋势,那些还妄想用“艺考”来逃避高考的人,显然是行不通了。
作为艺术生,也要适应调整自己的学习重点,在提升自己专业能力的同时,也不能放松文化课的学习,艺术和文化课成绩两手抓,这样才能取得一个好成绩。
虽然艺考的难度陡然升级,但是对于实力过硬,专业有基础的学生来说,也不用紧张,只要不放松文化课的学习,基本上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相反,在这种规定下招录的艺术生,也不用再被说成是“投机取巧”的学生了。
相信每一位家长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文章末尾为各位家长分享一本好书,都别错过了!
拿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的话来说:
想要让孩子学好数学,第一步就是要先弄清数学的基本概念;其次是它的基本概念的由来,这就需要父母在辅导孩子数学题的过程中,陪孩子多读一些数学方面的书籍,玩一些数学游戏。
然而,攀登数学的高峰并非易事。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说:“我也认为数学很枯燥,但一看到刘薰宇的数学书,感到很惊讶。你还能像这样学数学?”
杨振宁是继牛顿和爱因斯坦之后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他能够认可的数学老师刘薰宇是不会错的。
刘薰宇又是谁?
刘薰宇与华罗庚、陈景润等数学家相比,并不出名,因为他的精力主要在数学教学和中小学教材的编写中。
刘薰宇一生写过很多数学方面的书,最有名的便是这三本:
第一本是《马先生讲数学》,主要讲如何用图解法求解一些算术四则问题
第二本是《数学趣味》,主要讲日常生活中碰到的数学问题,我们讲万物皆数学,通过万物来学数学是最快的。
第三本是《数学的园地》,这一册就有点难度了,里面讲了函数、连续、诱导函数、微分、积分和总集等概念及它们的运算法的基本原理。虽然有点深,但讲解的方法很妙,六年级的娃,还能看懂一部分的内容。
同时把这书拿给孩子看,平时孩子也补习数学,有时候觉得上补习班有点枯燥。可孩子看这本书,却觉得很有意思,而且还能把他在补习班学到的东西运用过来。
一看就看了个把小时还不觉得累!家长:实在是难得的好书!
对于刘薰宇先生编著的这套经典数学科普图书,家长们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家长表示“这套丛书总体上有一种循循善诱,由浅入深的感觉,语言特别有说服力”
可以说,熟读这套书,小学和初中的数学就不用担心了。
这套经典数学丛书,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激发学生们蕴藏起来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欲望,让学生们爱上学数学,许多家长表示《数学三书》是难得的好书,不可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