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创板、创业板相继实施注册制后,上市公司借壳热情明显降温。根据同花顺统计,今年至今仅有江山股份、中电电机、弘宇股份、*st罗顿等4家公司推出了借壳方案,其中*ST罗顿已告吹,而去年全年有10家公司宣布借壳。
5月10日,*ST罗顿公告称,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酷炫网络100%股权。不过,半个月后公司又称,由于交易双方在关键条款上未达成一致,交易相关方决定终止筹划此次资产重组。
3月29日,江山股份公告称,公司拟筹划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ù锱┮┤抗扇ú⒛技涮鬃式稹1敬谓灰坠钩芍卮笞什刈?,可能构成重组上市,并可能导致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值得一提的是,早在?;魑锶昵叭牍山焦煞菔本统信?,在股份转让完成后3年内,采用资产重组的方式将子公司?;ù镒⑷肷鲜泄?。
3月26日,中电电机公告称,公司拟以自身全部或部分资产及负债与天津富清持有的北清智慧股权的等值部分进行置换。预计本次交易构成重组上市,实际控制人将由无实际控制人变更为北京市国资委。
3月16日,弘宇股份公告,公司拟将除保留资产之外的全部资产及负债作为置出资产,与刘小红博克森管理等所持博克森合计100%的股权的等值部分进行置换,实现博克森传媒借壳上市。
深交所数据显示,去年深市完成收购事项665家次,同比增长10%。借壳上市数量相对往年锐减,去年重组上市交易仅实施5单。
记者注意到,借壳上市曾经是A股市场的一个热点。借壳上市的高峰出现在2015年,当年借壳上市公司数量达到34家,而当年IPO公司数量为220家,占比达到了15%。最近几年,随着监管层收紧借壳,借壳上市公司数量骤减。今年拟借壳的公司与IPO公司的数量相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知名财经评论员皮海洲指出,借壳上市公司数量的大幅减少,提醒投资者更要坚持理性投资,要远离垃圾股票。在借壳上市越来越成为鸡肋的情况下,垃圾公司的“壳资源”价值也在急剧下降。 (记者 陈燕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