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勤上股份来说,告别鸡年或许并无不舍。这一年,公司在教育产业的热情布局接连遭遇打击,从舆论到股价均跌入谷底,只待新的一年能企稳回升。
从龙文教育的“不争气”到收购成都七中失败,又逢股市暴跌,舆论上,勤上股份已成为跨界进军教育产业失败的典型。然而仔细分析公司布局及产业发展趋势,可以发现天时地利仍在,只欠新年迎来人和,一切尚未结局,或有否极泰来之势。
从全球范围来看,私立教育规模均仍在提升中。无论是全日制学?;故强瓮馀嘌祷梗魑焉独嗟闹饕防?,中产阶级对个性化高端教育服务仍处于需求旺盛阶段。教育资产的证券化仍在早期,增长潜力巨大,2017年又一波教育企业赴美IPO足可证明。
而勤上股份顺应市场需求,过去两年K12+3的产业并购思路极为清晰:校内资产部分,积极谋求质地优良的K12学校含国际学校、私立学校,向下延伸优质幼儿园等幼教资产。校外,以k12课外培训为主,同时争取布局外延的留学、游学等优质校外资产。目前已经初步形成“K12课外辅导+私立国际学校+幼儿园”的全链条产品结构。
从趋势来看,K12课外培训仍然保持为增长最为迅猛的市场,仅次于好未来、新东方两大巨头,勤上股份站稳第二梯队,已形成一定的先发优势。
我国中小学教育目标人群巨大且教学资源分配不均,课外培训成为刚性需求。2017年K12课外培训市场保守估计达4500亿元,预计到2020年将增长至7200 亿元。另外行业本身属性决定了其高度分散的特征,处于第一梯队的两大巨头占比只有2.5%。
勤上股份通过收购处于行业第二梯队的龙文教育,成为行业内颇具影响力的参与者。根据2017年上半年财报,广州龙文在全国20余个城市拥有教学点近400家,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合计约4200人,学员总数约为51000名,报告期内龙文在全国不同城市教学课时单价相应有所上涨。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94%,实现净利同比增长63.36%。
近期各地方纷纷颁布促进校外教育培训机构规范有序发展的意见,探索建立负面清单制度和联合监管机制,使其成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者,而不是教育秩序的干扰者”。从校区场地面积、消防要求、教师资历、教学内容等多方面进行规范,营利性教培设立教学点流程变得更为复杂,这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已占领一定优势的企业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对于转型中的勤上股份来说,这无疑又是一种“天时”。
另外,幼教行业受负面新闻影响,处于重新洗牌,进一步集中的市场趋势中。受2017年多起“虐童事件”影响,幼教产业的规范监管将全面收紧,产业投融资短期内或将受到一定影响,但幼教行业强需求的基本面未发生变化,未来幼教领域将迎来巨大的增量市场,并且幼教行业的渗透率将会不断提升。这对各类幼教机构的数量、质量以及教育形式提出了多方面的需求。
2016年11月,勤上光电再发布公告称收购小红帽教育不低于80%股权。小红帽教育旗下资产包括约75家直营幼儿园出资、管理和运营权益,以及约33家托管及加盟幼儿园的管理和运营权益。同理,监管政策的收紧对于已进入且形成市场口碑者构成利好。
教育国际化趋势不可逆转,正在形成更为完整的产业链。2017年在美股分拆上市的碧桂园旗下国际教育板块博实乐与港股上市的枫叶教育均增长强劲,显示了市场潜力巨大。
勤上股份先后收购英伦教育与爱迪教育部分股份,布局国际学校。英伦教育旗下全资子公司深圳国际预科学院是一所老牌的美式学校,正在积极布局覆盖3岁至18岁年龄阶段的国际教育产业,爱迪国际学校是中国唯一一所全英文讲授,完全与国际接轨的中外合作学校,为中国境内的中、外籍学生系统地提供全英文澳大利亚高中、大学预科及雅思英语课程。这样的收购行为,充分显示了勤上股份在国际化教育产业方面的精心布局。
企业成长的核心驱动力一定是内生业务的发展,所有的并购最终需要转化为内生业务增长。以勤上股份的断臂布局来看,其并购布局已近尾声,天时地利已占稳,吸引教育产业成熟管理人才成为下一步主要任务。从股权的稳固来看,由并购走向内生增长,勤上股份应该已经做好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