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金融监管统筹协调,健全对影子银行、互联网金融、金融控股公司等监管,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互联网金融再次如期而至。这也是互联网金融连续5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2014年,互联网金融一词首次进入政府工作报告。5年间,相关措辞由最初的“促进发展”到规范发展、警惕风险,再到今年的“健全监管”,见证了互联网金融行业“去风险化”的过程,标志着互联网金融行业正式进入健全监管时代。
苏宁金融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薛洪言认为,措辞的变化反映了政府对行业发展的态度,也显示了互金行业五年来经历的从高速发展到规范整治的历程。相比2017年的“警惕累积风险”,今年的措辞“健全互联网金融监管”已经颇为温和,意味着互金行业整体风险可控,对行业而言,运动式的集中整改或将成为过去式,在新规之下聚焦服务实体经济和发展普惠金融将成为行业主旋律。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李东荣则指出,在当前经济金融环境复杂多变、风险专项整治进入清理整顿阶段的背景下,互联网金融发展主要面临“经济下行期的经营风险”、“合规转型期的转型风险”、“风险处置期的次生风险”三大突出风险。
面对两会传递的健全监管信号,凡普金科旗下一站式金融信息服务提供商凡普信CEO刘琦认为,在健全监管的环境之下,互联网金融要充分发挥其技术优势,通过足够深的技术壁垒来防范金融风险。此外,企业自身应时刻理解监管的意图和精神,将自身的系统、流程、业务模式走到监管的前面。
这也意味着,伴随行业正式进入监管时代,除了业务合规之外,各类互联网金融企业亦要打好风控“地基”。
“风控永远是金融的核心。”凡普信CEO刘琦称,2018年,“风控为先”将是重中之重,而互联网金融企业要提高风险管控能力,核心就是要加强自身风控技术的创新,将数据和技术结合起来,打造全面性与多样性的风控体系。
近年来,凡普信逐步形成了以提供信贷信息服务的“凡普信”、都市消费分期平台“任买”、车辆融资租赁服务“凡普快车”三大模块为基础,以大数据、人工智能风控为根基的生态布局。通过不断优化的风控技术手段为传统金融覆盖不到的长尾用户、有较高消费需求的年轻群体以及有车一族提供金融信息服务。以都市消费分期平台“任买”为例,该平台依托凡普金科集团自主研发的智能动态风控系统——FinUp云图,结合业界重量级合作伙伴的数据合作,基于场景消费分期业务的逻辑,从“商户风险”和“用户风险”两个维度,及“用户信息真实性”、”用户消费意图真实性”两个层面,以及全流程跟踪把控信用风险及欺诈风险,实现了“任买”开展消费分期业务的可持续性。
值得一提的是,凡普信还与全球领先心理测试风险建模公司Innovative Assessments(IA)合作,从心理学角度充分研究人性和个性,就还款意愿进行风险衡量,完善信用评估体系,以加强凡普信整个风控体系的全面性与多样性。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所研究员李虹含对此曾指出:“在贷前从心理学的角度就还款意愿进行风险衡量,是一种新兴的风险管理模式,它从人性角度加强了风控的准确性。凡普信在这个领域进行尝试,对我国当下的金融风险管理,是一种有益的补充。利用新的手段加强风险管理,也折射出金融机构在规范化发展道路上在不断前进。”
有媒体统计称,在2018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金融”共出现21次,与之关联的词语有“监管”、“风险”、“安全”与“改革”等字样。这也意味着,未来互联网金融的变革和创新的重点将会落在风控上,这也是金融科技企业最需要着力打造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因为,无论是对于互联网金融,还是整个金融系统来说,对于风险的管理水平,均是关系其长期稳健运行的命脉。